节目组居然没发公告刚才把导师都叫过去,我以为准备让81号退赛呢。
谁知道,大概计划变了吧,一天十八个主意。
其实…站在晨晨的角度看,81号还是不退赛比较好。
忽然有人低声说了一句。
众人闻言微微怔住,随即陷入了沉默。
…事实确实如此。
《极致女团》节目组流量来源其实很单一,就是吸谢卞晨的血。
在节目一文不名的时候,全凭谢卞晨带来的路人盘以及大V关注度支撑起来初始流量。
节目组里那些被包装光鲜亮丽的头部选手,看上去粉丝群声势浩大,事实是…根本没几个人。
比如入场秀上第一名,一百八十八万的热度值,看上去数据很好看,那只是看上去而已。
因为每个粉丝能提供的热度值是不是1,而是1000。
一百八十八万热度值,只是不足两千个活粉撑起来的。
头部选手尚且如此,排名靠后的选手显然就更惨了,初始热度基本全靠亲友圈拉票。
弹幕里的声势浩大也完全是包装出来的。
那种热闹的讨论和对异同声音的碾压,看似双方人数悬殊,其实只是百十来人压着几个人骂而已。
百十来人算不算多确实不算少了,上百人一起开麦骂人,一定能造出众矢之的的效果。
这种效果只能在弹幕上做做样子,在海量用户的社交平台上却显得微乎其微。
比如童司因的黑热搜,其实是靠谢卞晨粉丝,和等着看谢卞晨瓜的大V,以热闹吃瓜的心态,凭借自己影响力传播出去的。
如果单凭选手粉丝的量级,撕逼根本撕不上热搜的程度。
所有这些数据加工,都只能伪造出流量明星视觉效果,却伪造不出流量明星的带货水平。
撕开数据掩饰的遮羞布,这些头部选手粉群最核心能力,付费和购买力,都远远不足。
简言之,他们没有商业价值。
这也是那些头部选手为什么明明自带粉丝,却一定要来参加选秀综艺的根本原因。
她们来参加《极致女团》,就是组团来吃谢卞晨流量的。
借着谢卞晨的名气,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,认识自己,让互联网上真实的人喜欢上自己,愿意为自己的代言买单。
至于吃流量的方法嘛,捆绑炒作是基本操作。
地道些的就炒作一下师生情,不地道的就拉着他炒个CP,撒娇卖惨装可怜,写个小作文说被渣男欺负了,总能获得知名度。
郑期之说《极致女团》是个盘丝洞,就是因为这个缘由。